三甲医院多科室长达8年“打包”采购!预算占科室收入35%
就在9月3日,山东省三甲医院莱州市中医医院,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发布了关于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设备租赁、维保及试剂耗材供应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该项目采用的就是“一个标包”的招标方式。像这样的三甲医院多科室、大规模的“打包招标 ”在国内并不是很常见。
采购的内容主要是莱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设备更新租赁、维保及试剂耗材供应。
内容包括:
(1)莱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现有设备维保;
(2)莱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合同期内,提供满足日常应用及业务开展的设备更新租赁及维保;
(3)莱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设备所需及日常运行中全部试剂、耗材供货及配送;
(4)配合莱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新项目的开展,提供新项目开展所需的设备租赁服务及试剂、耗材配送;
(5)建设莱州市中医医院区域医学检验中心;
(6)提供检验试剂、耗材的库存管理软件,负责医院区域检验中心试剂冷库建设,并承担相关费用;
(7)实验室内部改造服务:根据ISO15189要求,对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内部布局及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进行流程优化,承担改造所需的材料费及人工费;
(8)协助医院以IOS15189为标准建立检测质量及技术管理体系,并通过ISO15189认可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采购的合同期限竟然长达八年!项目采购预算为合同期限内莱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业务收入的35%。
莱州市中医医院采用的是一种典型的打包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下,供应商通过签订长时间、广范围的耗材供应合同,不剥离检验科的人员与设备,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实现降价。价格整体降幅估计在20-30%。合同的时间往往在5-8年。一般除了耗材的提供,供应商还需要按照医院的需求铺设设备,而且在合约期完成后会成为医院检验科的财产。相对而言,这种模式对中标单位的综合实力要求比较高,中标单位需要完整完成从耗材供应,到承担配送维保,甚至是建立区域检验中心、优化实验室内部等一些列流程。
科室打包趋势愈加明显,中小配送企业遭受“致命打击”
对医院来说,采用一个包标进行采购,不但可以节省巨额的中间费用,还可以长期以较低的价格,第一时间拿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供应源头比较稳定。
对中标企业来说,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产品在流通领域里的代理、广告、推销、运营、仓储、运输、融资等多个环节的成本;有着长期合作的买家,虽然单件产品的利润水平可能降低,但是收入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规避市场上医疗器械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同样,当超过一半的医院被成功打包后,一些小型的、发展中的医疗器械公司则会因为规模资金不够、产品线不全等原因,无法切入打包业务,最终面临着被整合或是退出市场的命运。
对于大批的中小配送企业来说,随着打包模式的迅速扩张,未来的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可能改变。这种“打包式经营”无疑会对存在于医械销售流程中间环节的产品配送类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无论如何,莱州市中医医院这次的招标,对不少医械企业来说都是一块肥肉。最终会是哪家企业成功夺魁呢?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