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统一平台预约就医 将覆盖2300家医疗机构
昨天,东莞市政府采购网正式发布了“东莞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建设项目”采购公告,这标志着覆盖全市2300多家医疗机构的网上预约平台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6月1日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开通了东莞市网上预约挂号系统,但无论是市级平台,还是各家医疗机构预约挂号通道,平均预约率仅在10%左右。全市医疗预约服务资源管理分散,难以集中共享医疗服务资源,难以实现多渠道预约服务是很大的问题。
东莞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建成之后,将与社会已有的各个预约渠道互通共享,实现多渠道预约服务,方便老百姓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高社会满意度,实现分级医疗、有序转诊的就医格局。
分析:“信息孤岛”难以共享资源
对于预约遇冷的原因,市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东莞预约服务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早,建有东莞市网上预约挂号平台,同时东莞各医院也开通了自己的就诊通道,东莞各大医院形成“信息孤岛”,服务资源不统一、业务无法连续性保障,缺乏全市性的总体规划和整体部署。
正是因为全市各类医疗服务资源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服务流程标准、评价标准、监管标准等,没有形成大量的异构数据,全市卫生医疗服务资源数据难以集中共享医疗服务资源。
此外,难以实现多渠道预约服务。由于全市各类医疗服务资源分散,且没有统一的标准预约资源库,难以将资源分享给社会已有的各个预约渠道。
市民就诊预约服务存在碎片化,仅提供了线上的预约挂号,而缺乏对现场服务的保障,没有实现市民来到医院现场的全流程服务,且线上预约只有预约医生,没有预约护理、药品、床位、检查、办证等便民内容。
未来:整合资源提供多渠道预约服务
未来,东莞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的建设将改变这种局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卫生计生局预约服务管理平台主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其核心是整合预约服务资源、形成全市统一号源池,建立相应的数据、流程、服务规范。
服务渠道方面将利用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社会现有的、覆盖社会市民和家庭的多个预约渠道,以及社会预约诊疗服务渠道、深莞惠预约服务平台、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社保管理系统、市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及其他省市预约平台,给老百姓提供多渠道预约服务,包括微信、QQ预约,手机APP预约,自助终端预约,网站预约,人工电话预约;医院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互通,共享医疗服务资源,需要转诊或医疗支持的市民,可预约安排去各个医院。
医疗预约统一平台还将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社保管理系统对接,与微信、APP等技术路径融合;要识别健康档案中的活档案和“僵尸”档案,完善信息数据库,确保信息互通互联、实时共享,实现预约信息与个人健康档案一一对应,避免形成信息碎片化。